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波流航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显得与众不同。这里没有忙碌的生产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间间专业实验室和埋头钻研的科研人员。在这个2400平方米的大型振动与噪声试验基地,创始人徐希海带领团队潜心开展振动与噪声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奋力攻克一个个复杂的噪声环境难题。
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与声学专业博士徐希海在气动声学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015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与江苏骥鑫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开始了一系列关于船舶舱室噪声控制的产学研合作
“船舶噪声主要源于动力机械和内部设备运转。这些噪声不仅影响仪器寿命和船舶性能,更对乘员的身心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徐希海介绍,控制噪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吸声、隔声、隔振等技术阻断或削弱噪声传播。聚焦这一方向,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声子晶体吸隔声板、消声布风机、消声风管、对旋风机等产品,有效改善了舱室声环境。每一款产品交付前,都会在1:1还原的船舶样舱中经受严格验证,确保其在实船上的适装性和应用效果。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不仅为企业开拓了市场,更推动了船舶设备产业的创新发展。
“这里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船舶产业、航空航天产业与我的科研方向十分契合。”靖江扎实的产业基础,优厚的人才待遇、良好的营商环境给徐希海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萌生了扎根于此创新创业的想法。2021年,波流航空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诞生”。
近年来,徐希海与骥鑫船舶等本地企业密切合作,一个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市场化、产业化应用的创新生态体系逐步成熟。在此过程中,船舶声学样舱、雷达波实验室、全消声室、隔声室、混响室等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相继建成,为声学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依托完善的科研平台、良好的合作基础,2024年9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与骥鑫船舶共建的飞行器气动与声学试验基地落户靖江,开展航空、航天飞行器及动力系统气动与声学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
最近,基地全消声室内进行了一场关于航空发动机排气喷流噪声的缩比实验。“我们通过模拟火箭起飞发动机喷流,来观测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的噪声频谱。”徐希海介绍,喷流噪声是飞行器发动机尾部高速喷流与周围空气剧烈混合、摩擦和膨胀时,所产生的强烈气流轰鸣。巨大的噪声能量不仅会损坏发射台和周围设施,更会影响飞行器结构和机载设备性能。“要想控制噪声,首先要弄清楚不同部位声源的具体位置。”徐希海说,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噪声,团队自主研发基于层析背景的气动声学软件,成功实现了噪声的“可视化”,让声波的产生与辐射过程得以清晰呈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直观视角。
目前,基地已形成了由徐希海领衔,十余名北航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组成的项目团队,他们瞄准“高、精、尖”领域,持续开展科研攻关。随着基础研究的推进,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团队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传声器,成功打破国外长期垄断。该产品已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相关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高频响、高声强的特种测试场景。
如今,波流航空这家年轻的企业正在靖江的产业热土上茁壮成长。“我们将继续深耕气动声学与喷流噪声领域,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开展正向研发与产品开发,力争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徐希海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笃定与期待。
来源:靖江发布
本帖最后由 微靖江编辑部 于 2025-11-14 13:55 编辑
本文内容和图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微靖江平台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或爆料,请联系18061030819(微信同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