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请关注*公众号,点击第二季任意一期进行注册”“请家长扫码下载*APP并注册,注册成功在家校群接龙”请家长尽快填写*APP下载注册信息”···,这些通知你是否眼熟?
现在每个班级都有家校群,每天的作业老师通过家校群来分享和通知,已经足够了。可如今,学校非要家长安装一些与孩子学习不太相关的APP。
靖江某小学家长吴某反映,吃不消啊,手机上学校让下载的APP有8个,内存倒是占了不少,一些使用频率低的也不敢卸载,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用到~
近日,在微靖江论坛上,一网友发帖吐槽,现在的学校不务正业!孩子都放寒假了,还要求家长安装“人人通”软件:
帖子下面不少网友都对此产生了共鸣,部分网友直接把所有下载过的app发了出来,看看这些软件你的手机里有吗?
还有一网友抱怨,今天又来一个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知,让家长登陆手机银行,还得再下载:
一好友私信小微,反映学校下载APP一事,他家孩子在靖江某学校上初中,学校总是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且让家长安装一些与孩子学习不太相关的APP软件,之前学校缴费都要下载两个银行,一个农行,一个建行: 他表示,这两个银行也很让人头大,为了可以缴费成功,自己没有农行和建行卡,还要特意去银行办新卡,然后下载APP: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各校都在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开设公众号、企业号、小程序,搭建学校与家长、学生教学沟通的平台,的确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手段。
由于孩子小没有手机,这些教育软件的下载和使用只能由家长代劳。不过,家长们的手机空间也是有限的,大量安装app,不但加重了手机的负担,还拖慢了手机的速度。
“不是所有学生家长都在使用智能手机,有的学生家长在外地工作,都是爷爷奶奶在老家照顾孩子,老人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一网友表示。
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根本没时间管到小孩,都是丢给父母去照顾,而一些老年人对于一些电子设备是一窍不通,更别说下载教育软件了,最后只能找别人帮忙,还欠人情~
对于下载APP一事,也有部分家长表示理解。家长王某表示,学校的初衷一定是好的,但目前各类教育APP、公众号确实有点多。
他认为教育部门可以开发统一的教育平台,具备信息发布、作业布置、班级通知、调查问卷、费用缴纳等多项功能。同时也应与相关部门达成一致,尽量避免通过学校途径引导家长下载关注APP等行为。
虽然各类APP都免费提供给家长使用,但大部分APP需要上传本人身份证件信息等,涉及个人隐私,家长作为实际使用者应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学校如果想借助新媒介搭建与家长的良性沟通,首先要梳理统筹APP、小程序的各项功能,减少填报频次,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压力。另外,将其作为家校合育的有效工具,让家长真正接受这种互动方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下,孩子不易,家长更不易,为了孩子的岁月静好,做家长的,不得不负“孩子作业之重”前行!
一位资深老教师说过:“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教育是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叶,社会教育是干。只有家校和谐了,教育才能更顺利地进行,学生才能真正受益。优秀的家长不会跟老师争对错,优秀的老师会和家长主动沟通。
在教育路上,老师和家长最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老师懂得寻求家长的帮助,家长足够信任老师。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家长和老师在背后奋力托举!
本文内容和图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微靖江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微靖江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