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两把无墨笔芯
8月29日开学工作会议结束后,教师们就要搬办公室。
吴淑梅老师从高二英语办公室搬到高三英语办公室。搬一次“家”不容易:课本、资料、讲义、生活用品、七七八八,来回五六次,挺累人的。我是个热心肠,拎着两个空袋子,主动帮忙来了。
办公桌上全是课本、备课资料、讲义、笔记,我捧了一摞又一摞,总算把桌面清理干净了。
吴淑梅老师开始“翻箱倒柜”。打开中间抽屉,就像走进了荣誉的殿堂,一本本红色绒面烫金荣誉证书,熠熠生辉;8K、16K大大小小的奖状光彩夺目。每份荣誉都是汗水的结晶和坚持不懈的执着。
左边抽屉,简直是袖珍药箱。阿莫西林、吗叮啉、奥美拉唑、布洛芬胶囊、麝香壮骨膏、日本久光膏药贴……教师们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超时的工作负荷,身心疲惫,早已亚健康。
右边抽屉,除了一瓶涂改液和几支水笔外,最醒目的就是两大把无墨笔芯。我好奇地把无墨笔芯抓出来,摊在桌面上。
“1、2、3……40、41……56”,一共五十六根。天哪!除了寒暑假、节假日,吴老师这一学年平均三四天用完一根笔芯,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简直不可思议。
“吴老师,右边抽屉的笔芯加上左边抽屉的药膏等于中间抽屉的荣誉。”我由衷感慨,“你的工作总结就是眼前的三个抽屉,它胜过千言万语。既真实又感人。”
“大家都是这样,你们语文组不也是这样吗,数学组不也是这样?”吴老师莞尔一笑。
我捻着笔芯,吴老师和英语组一桩一桩糗事瞬间在脑海中闪现。
学校无论是大会小会,英语老师手里总要攥着一沓默写纸,一坐下就忙着批改,没有寒暄,没有交头接耳,直到会议开始。
中途休息,坐到那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批改作业的,大多数是英语老师。
“英语老师不是在上课,就是在批改。”人们众口一词。
英语是基础性很强的学科,批改任务特别繁重。早读默写要批,听力测试要批,家庭作业要批,课堂练习要批。英语老师有批不完的默写,批不完的作业。
争分夺秒,见缝插针,边角废料、犄角旮旯全都利用起来。
“吴老师,现在聚餐还带默写纸吗?”我打趣道。
“以讹传讹,纯属谣言。”吴老师嘿嘿一笑,满脸歉意。
有一次年级同事聚餐,到了饭点,几位英语老师还没有到,打了几通电话,人还在办公室批作业。吴老师倒是很守规矩,准时到场,可是她带来了默写纸,在包厢角落的柜台上批改,与聚餐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催她入席,她心急火燎地回应:别催了,下午第一课等着用。
看着满桌的冷菜热羹,大家动不了筷子,饿着肚子,耐着性子等吴老师,等英语组的老师们。
其他组的老师悻悻地说:以后不与英语组的老师搭伙。
吴老师和公婆生活在一起,父母在乡下。每到周末,吴老师都要和孩子一起去乡下看望父母。老人问这问那,吴老师只顾批改作业,心不在焉,敷衍应付,时常答非所问。
“星期日还要批作业,你这么忙,就别回来。”妈妈不知道是赌气还是生气。
“不回来,你不放心;回来了,你又不搭话。干脆,周末我们去城里,节省你的时间。”爸爸幽默地挖苦了一下。
这桩糗事吴淑梅是赖不了的,她儿子周记里有比这更生动的描述。
长期的,单一的姿势容易造成肢体的损伤。很多老师患有颈椎突出、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病、肩周炎职业病。不少老师,通过长年理疗,缓解症状。有时吃了布洛芬,贴了久光膏药才能备课,批改作业。
英语老师办公桌上少不了冲药剂的杯子,身上时常有股幽幽的膏药味。
“万般辛苦不觉累,但愿育出千里驹。”一线教师,平凡质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细节。
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在细节处彰显大爱。两把笔芯比任何赞誉更直观,比任何表彰更具感染力,它是“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的真实写照。
江苏 靖江 陈红卫
2025年10月12日